在國際分類标準中,導熱油屬于“潤滑劑和有關産品類(L類),它具有潤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,但又有根本區别,區别之處在于其使用性能不同。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,在高溫下使用,因此“熱穩定性”是其主要性能。
導熱油各項理化性能指标的定義可參閱《GB/T4016石油産品名詞術語》。
導熱油行業标準SH/T0677—1999規定了17項指标,分别從6個不同層面來表征導熱油的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。
(1) 确定最高使用溫度的指标:熱穩定性——是導熱油區别其他油品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。
(2) 安全性指标:初餾點、餾程、閃點(開口、閉口)、自燃點、水分。
A. 初餾點——反映産品的揮發性和安全性。揮發性也直接與經濟性相關,揮發性高的産品,損耗量就大,需不斷補充新油,這就增加了導熱油的使用量,進而提高成本消耗。初餾點高,則揮發性低、安全性強。
B. 餾程——反映産品從“初餾點”到“終餾點”的範圍。餾程越窄,重組分越少,熱穩定性越好。
C. 閃點——閃點是導熱油加熱時産生的蒸汽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,能短暫燃燒時的溫度。能持續燃燒時的溫度稱為燃點。反映油品的揮發性和安全性,與初餾點相結合,控制産品的揮發性和餾程範圍,這對裝置的安全運行極為重要。
D. 自燃點——是安全性能指标,預示運行中的導熱油洩漏時在空氣中自燃的傾向。
E. 水分——是關系到裝置平穩運行的指标。
(3) 精制程度指标:硫含量、中和值、銅片腐蝕、殘炭、灰分、外觀。
a. 硫含量——是控制導熱油運行系統的設備不被腐蝕及防止環境污染的指标,也是衡量油品精制深度的指标。
b. 中和值——反映油品中有機酸的含量,與油品的精制深度有關。中和值增加到一定量,就會腐蝕設備。
c. 銅片腐蝕——導熱油在與金屬材料接觸中,隻對銅敏感,因此銅片腐蝕也反映出産品的精制深度。
d. 殘炭、灰分——殘炭是指油品在使用中可能發生的結焦和積炭的傾向;灰分指油品中金屬有機化合物及雜質的含量。這兩項指标反映出原料精制深度。
e. 外觀——反映原料油的精制深度。顔色較深的油品,精制深度不夠,雜質及稠環芳烴等重質成分含量較高,熱穩定性較差。
(4) 流動性指标:運動粘度、傾點。
a. 運動粘度——反映油品的運動阻力,決定了在一定溫度下油品的流動性和泵送性。導熱油的粘度在滿足熱穩定性、初餾點、閃點等指标的前提下越低越好。
b. 傾點——是表示油品可流動性的極限溫度,關系到油品冬季運輸和設備啟動的要求,若低于此極限溫度,則油品就不再流動而凝固,此凝固時的溫度稱為凝點。
(5) 傳熱性指标:密度。
密度——是反映油品的分子結構的指标。同時也與傳熱性能相關。比熱、導熱系數等熱力學指标是密度的相關函數。
密度值大小可以判斷導熱油中烴組成結構,碳數相同的烴類,烷烴密度最小,環烷烴居中,芳烴最高;由混合烴基組成的油品,随着密度的增大,表明其中的芳烴組分在增加。
(6) 毒性指标:氯含量。
上一篇:導熱油一般知識——2、導熱油分類
下一篇:油品的檢驗周期